武汉社会工作教育网

首页 >备考辅导>在线答疑

最佳答案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最庞大的研究生群体。硕士生人数虽多,但良莠不齐。由于考研目的多元化,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硕士生并非为学术而来。那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不能造就独立从事科研的后备军?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

  据在职研究生教育网了解,目前除原985高校和科学院以博士生和硕博连读生为主外,多数高校仍是硕士生培养的主力军。不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地位有点尴尬。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本身就不是一个档次,现在却要求硕士生毕业前发文章?可见这是在逼导师。

  其次,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也存在能力水平上的差距。

  若是博导的团队,硕博都有,博士生可以部分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分担导师压力。而仅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就惨了。必须付出博导甚至超出博导的精力方可达到发表论文的要求。

  于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们只能和学生共甘苦(博导则相对有时间去申请课题,参加评审和会议等体面的事情)。所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变成培训研究生为出数据的技工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写文章的事情硕士生基本做不了,只能由导师亲自上阵了。

  最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质量良莠不齐。

  若遇到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还算幸运。若遇到不听话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可谓不幸了。无论你怎样做,你必须为学生毕业负责。即便你愿意为他人做嫁衣,可学生领不领情还得两说。最糟糕的情形是,非但无回报,还鸡飞蛋打,白搭时间,经费和精力。

  总结: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同样从开题到论文发表都应全程参与。否则仅作为技术员的培训不可能造就独立从事科研的后备军。一届一届下去,看不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希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质量滑坡必然。科研上水平,不是靠人海战术。要靠精英。研究生不是义务教育,纳税人的钱不是培养技术员!

  以上就是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不能造就独立从事科研的后备军?如果考生对考试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去我们的官网上找客服老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