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些忠告:搞明白你是谁?你在做什么?
问题描述:给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些忠告:搞明白你是谁?你在做什么?
问题描述:给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些忠告:搞明白你是谁?你在做什么?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期的一点点先见之明或许就能帮你避免读研期间的一些灭顶之灾。下面,小编就给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些忠告:搞明白你是谁?你在做什么?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据在职研究生教育网了解,初来乍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刚开始阅读文献时,你可能会感觉到这些论文都在胡说八道,但到后来,你会慢慢体会到其实并非如此。所以,小编先把一些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跟大家说一下,防患于未然!
1、定期发表论文,但别太频繁
非全日制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压力已经侵蚀了杂志的质量,并同时也侵蚀了科研工作者的精神生活。发表少数几篇能够被广为阅读的高质量论文会比发表一堆迅速被人遗忘的小论文要好很多。不过,现实总是很残忍。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了申请博士后,你需要发表数篇论文;为了获得一个教职,或者是终身教职,你得发表更多的论文。但是,如果你能把你的研究工作持续发表成连续几篇高质量的论文,那么无论对于你个人,还是你所从事的学科,都是极好的事情。
大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只能发表少量的论文,并且对学科发展的贡献也是相当微小。大多数文章的被引用数会很少,甚至不会被引用。90%的引用来自10%的论文。没有被引用的文章其实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追求高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过,这需要勇气和毅力,但是你不会对此后悔。如果你能够发表一至两篇精雕细琢、同一研究方向的好文章,并且每年能被持续地引用,那么表明你已经干得很不错了,也表明你已经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了。
2、别小看硕士论文
不读硕士的理由常常成为一个普遍的误区:我已经足够优秀了,没必要再做类似硕士论文的事情。其实,完成硕士论文有许多好处:
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心换一所学校或去其他研究所,可以在硕士毕业时重新选择,这是最常见的途径了。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拓宽你的研究背景。此外,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的成长过程中,有关你对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应该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的想法可能会迅速转变。通过换学校,你会立即了解更多其他学者的研究工作,以及他们各自研究工作的野外地点。如果换学校,选择读硕士是最好的方式。你离开母校,如果母校的同行对你的表现也挺满意,那么他们会帮你写一份很给力的推荐信。此时,你其实已经达到攻读博士的大部分要求了。
当非全日制研究生积累了许多科学研究中所需的经验,并且已撰写比博士论文难度相对较小的硕士论文。你可以逐渐挑战你自己。通过科研训练,你将能大致地判断解决某个科学问题的难易程度。经历过硕士阶段培训的同学常常会更加容易上手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3、趁早发文章
别自欺欺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已经参与发表论文这个游戏中了,并可能已经暂时搁下你所钟爱的动植物、所好奇的大自然及探索真理的热情。因为,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学术论文发表,你将找不到工作。你需要在国际上受认可的同行评审期刊上连续发表论文。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没有论文,那么你可以放弃科研这条路了。这听上去很残忍,但也不无道理。非全日制研究生发表论文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挑战。科学是知识的分享。科学研究成果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无交流,不科学)。发表论文只是整个科研工作的一部分,直到文章发表,才意味着该研究工作的结束。撰写学术论文要求简洁扼要并精心组织,而你你必须得掌握这些技能。以下是几点有关论文发表的温馨提示:
跟有更多论文发表经验的学者合作。非全日制研究生主动跟目前有共同研究兴趣的教授交流,如果他(们)愿意合作,他(们)会在你的论文发表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作为回馈,给他署名为该论文的合作者。他会对署名心存感激,并会给你的论文提供许多好的修改建议。
别认为你的第一篇文章就能一鸣惊人。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很小的研究工作开始的。学术论文所报道的平均信息量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少。先在一些不太出名的期刊上发表一到两篇完整的论文,之后再向主流杂志进军。你将会迅速发现,不管杂志的声誉如何,所有杂志编委都会对他们的稿源严格把关,并竭尽全力地保证所发表论文的质量——这也正是他们的职责!
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研究计划已经足够完美,那么可以尝试以评论性的综述论文来发表。如果论文发表了,表明你可能已经选择了合适的研究领域,并可以对此继续开展研究。
不要把你的博士论文写成专著(monograph)。把你的博士论文写成一系列可以发表的稿件,然后尽早把它们投出去,因此确保在博士学位答辩前,至少博士论文中的一到两章可以成为在刊或刊出的文章。
购买一本William Strunk和E. P. White合著的《Elements of Style》。在你准备开始撰写第一篇论文前,请仔细阅读此书,然后每隔三四年至少再阅读一遍。Robert Day的《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也不错。
在你投稿之前,让一个有时间能对你论文的写作、想法和条理性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的同行修改。
4、管好你的导师
让你的导师知道你目前在忙什么,但不要打扰到他(们)。你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向导师报告你的进展,也就意味着你应该在恰当的时候出现,而不要让导师看到你像看到害虫一样。每年至少主动提交给导师一份一至两页的研究进展报告。他们会欣赏这样的做法,并会对你的举动留下良好的印象。
预见并尽量避免跟导师出现个人争端。如果你跟你的导师真的难以继续相处,那么趁早换导师吧。所以,刚开始选择导师时需要非常谨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对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得感兴趣。
5、避免上课——上课通常很低效
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你的研究领域已经相当熟悉,那么就尽量少修一些额外的课程。这个建议看上去和之前的有点自相矛盾,其实也有它得道理。当下,你应该学会如何为你的博士课题着想。这需要非全日制研究生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地听课和机械地重复。
学会思考,你需要两样东西:首先你得有一段充裕的时间;其次是,你需要跟比你对该科学问题理解得更透彻的人进行尽量多的一对一交流。
上课可能反而碍事。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很有积极性,那么阅读和讨论将会比听课更有效率,更具有启发性。组织少数几个同事一起研讨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并邀请一两位同样对此话题感兴趣的老师参加 ——这通常会是一个好主意。老师们一般都会愿意参加这种研讨会。毕竟,他们对讨论的话题也感兴趣,所以他们也会因此喜欢上你们的创意。这种讨论同时会给教该门课的老师积累一定的信誉,而且他们还不用做任何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些避免上课的建议不适用于一些介绍专业技能的课程,比如电镜成像、组织学和轻潜水技术(scuba diving)等等。
6、没人来管你
现实中,有些教授会管你,有些则不会。大部分教授估计想管你,但他们都太忙了,意味着实际上他们爱莫能助,因为他们没有额外的时间来管你。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得完全靠自己,而且最好习惯于此。我说这话,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非全日制研究生最好尽早确定你的研究项目。你的学位需要你自己去争取。你的导师会指导你,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帮你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和实验经费上的困扰,但是导师不会告诉你下一步研究该怎么做——这些事情都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需要指导,就去问导师 —— 这正是他们的职责。
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打算学习他人的知识和技能,你必须主动去找他/她,因为他们不会主动来找你。
以上就是关于给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些忠告:搞明白你是谁?你在做什么?如果考生对考试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去我们的官网上找客服老师咨询。
招生简章 | 所属院校 | 学制 | 学费 | 上课地点 | 报名时间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
![]() |
2年 | 398000元 | 北京 | 报名中 |
浙江大学&马里兰大学刑事司法学 |
![]() |
2年 | 34000元 | 杭州 | 报名中 |
软件工程-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系统方向 |
![]() |
2.5年 | 40000元 | 北京 | 报名中 |
工商管理硕士(SMBA) |
![]() |
1.5年 | 21800元 | 北京 | 报名中 |
软件工程-企业信息管理方向 |
![]() |
2.5年 | 45000元 | 北京 | 报名中 |
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等
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
在职研究生申硕比较简单大众的方式
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考试需要注意什么
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证含金量如何?